來源: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證券 作者:新消費主張/cici
2023年1月份以來的半年內,蜜雪冰城在北京共有28家門店因為食品安全問題被通報,通報量位列連鎖餐飲品牌榜單“第一名”。然而,最近一期有關食品安全通報發出后,蜜雪冰城并未遭到消費者的譴責,反倒開始維護蜜雪冰城,網友紛紛評論到:“不是蜜雪冰城食材過期了,而是我來遲了”,“蜜雪冰城,我捂住耳朵繼續愛你”,“蜜雪冰城這次真的觸及我的底線了,所以我決定再降低底線”等。
消費者紛紛擁護蜜雪冰城的根本原因在于:蜜雪冰城旗下飲品銷售均價要遠低于競品?v使如此,在食品安全問題頻頻翻車、多次雇傭童工違反《勞動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蜜雪冰城,真的值得網友擁護嗎?
值得關注的是,蜜雪冰城并非靠銷售低價飲品賺辛苦錢,而是靠向加盟商銷售食材、包裝材料、設備設施等賺錢。因此,門店高速擴張也正是公司業績高速增長的根本原因,截至2022年3月,公司加盟門店數量為22229家,占比99.79%。但門店數量高速增長的同時,公司監管未到位,則會出現飲品中有異物、使用過期材料、衛生不達標等食品安全問題及雇傭童工等違法問題,除了頻頻被通報外,蜜雪冰城在黑貓投訴【投訴入口】上的投訴量已超過5000條。
蜜雪冰城食品安全頻翻車 真的值得消費者擁護嗎?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通報了最新一期(5月31日-6月15日)全市食品安全大檢查結果,其中蜜雪冰城的連鎖餐飲門店因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被點名3次,數量最多。今年以來,北京市內的蜜雪冰城門店已有28次因存在食安問題被通報,違規被通報量居于首位,且遠高于第二位,即被點名11次的馬路邊邊串串香。

據通報內容,蜜雪冰城28家被通報查處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未出示員工食品安全培訓記錄、水池混用的問題、未能按照規定佩戴手套、未按要求進行食品貯存、制冰機內使用的冰鏟使用前未清洗消毒并未保持清潔等,這都是有關食品安全的“致命傷”。
然而,因多次違法食品安全規定被官方通報后,蜜雪冰城卻在網絡上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擁護。消費者收起了往日的挑剔,反而以鮮有的包容與友好姿態自發地為品牌舉起了“反黑”旗幟,甚至主動造梗,稱:
“蜜雪不嫌我窮,我有什么資格嫌棄他臟?”
“不是蜜雪冰城食材過期了,而是我來遲了。”
“食品安全而已,我會繼續溺愛雪王。”
……
但網絡頑梗終究是頑梗,現實生活中,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雪王”似乎并未受到消費者“追捧”,與互聯網紛紛護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蜜雪冰城的投訴超過5000條,主要投訴內容即為“飲品中有蚊蟲等異物”等較嚴重食品安全問題。

(資料來源:黑貓投訴)
依據《食品安全法》中規定食品當中摻有異物造成消費者受到損害的,賠償金額按照消費者支付的價款的10倍定金賠償,或者按照給消費者造成損失金額的三倍賠償,如果增加之后的賠償金不夠1000元,商家需要直接支付1000元的賠償款。
為何“雪王”食品安全問題被罰、被投訴,卻難以有效制止此類事件的發生呢?這與蜜雪冰城“直營連鎖為引導,加盟連鎖為主體”的銷售模式,對加盟門店監管不到位存在緊密聯系。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