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證券 作者:昊
6月28日,愛旭股份發布公告,擬向特定對象增發5.48億股,募資不超過60億元,用于義烏1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今年5月,證監會發布的GDR新規,增加了穿透說明實際認購對象等要求后,愛旭股份終止了GDR發行事項,隨即轉而尋求在A股定增融資。
事實上,光伏行業已進入軍備競賽式的擴產階段,愛旭股份也頻頻拋出大額投資計劃,但收現比等指標顯示公司存在較大回款壓力,只能不斷通過外部輸血維持高額開支,公司借殼上市4年來籌劃過4輪定增,并已完成2次。
需要注意的是,愛旭股份此次百億投資押注的新品N型ABC電池,并非市場主流路線,其最大短板之一就是投資過高,這在成本為第一競爭要素的當下頗為致命。公司重要股東不停減持的情況,也值得投資者警惕。
斥資百億豪賭“獨門新品” 成本過高或成致命傷
愛旭股份此次擬定增募資60億元,其中45億元用于義烏1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而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達85.16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項目建成后,將生產愛旭股份的獨門產品N型ABC電池。
2022年,光伏行業技術路線出現重大更迭,從之前能量轉換效率較低的P型PERC電池向效率更高的N型電池轉型。
去年下半年,N型電池片產能陸續釋放,PERC電池片市場占比從幾乎一統天下,下降至88%,N型電池片合計約占9.1%,其中TOPCon電池片市場占比約8.3%,HJT電池片市場占比約0.6%。
根據業內預計,隨著隆基綠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行業巨頭加碼TOPCon產能,到2023年底,TOPCon總產能將超過460GW,全年滲透率提升至約29%,2024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有望達到66%,成為最主流的技術路線,HJT市占率緊隨其后。
然而,愛旭股份卻并未選擇市場公認的上述兩條N型主流路線,而是獨樹一幟,采用了N型ABC電池。
據了解,目前愛旭股份共擁有約42.5GW的電池片產能,其中即將被淘汰的P型PERC電池片產能為36GW,ABC電池產能僅6.5GW。
愛旭股份表示,目前6.5GW的N型電池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公司未來高效光伏組件業務的發展需要,在本次募投的義烏太陽能電池項目完成后,將新增年產15GW的N型太陽能電池生產產能,N型ABC電池將擴產至少兩倍。
ABC電池與主流的TOPCon、HJT電池互有優劣,但更高的成本卻是ABC電池無法回避的最大短板。
統計顯示,近幾個月,頭部公司采用市場主流N型技術路線的光伏電池片項目中,單位投資額基本都在3億元/GW上下;而愛旭股份此次擬新建的義務項目,單位投資額高達5.68億元。

此外,愛旭股份曾披露的“珠海年產6.5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建設項目”總投資金額為54億元,平均每GW電池的投資成本更高達8.3億元。
實際上,根據愛旭股份此前的公告,“義烏15GW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項目”原計劃投資金額為76.61億元,后又以“生產工藝升級”為由,將投資額追加至85.16億。
在成本已成為光伏行業最重要的競爭要素的情況下,愛旭股份孤注一擲豪賭ABC電池,或暗藏較大風險。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