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報Pro 老電
重新認識阿里巴巴
是時候重新計算一下阿里的價值了。
三個月前,阿里宣布了 "1+6+N" 的組織結構,即在阿里巴巴集團之下,設立阿里云智能、淘寶天貓商業、本地生活、國際數字商業、菜鳥、大文娛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
一周前,張勇宣布將卸任集團主席兼CEO職務,將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CEO。當時他表示,多個業務的上市和融資計劃已經開展。
三天前,盒馬、菜鳥紛紛傳來上市動向,盒馬鮮生最快將于11月完成上市,最快將于第三季度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那么在多項業務都拆分,乃至獨立上市后,阿里究竟價值幾何?

關于這個問題,很多投資人已經給出了答案。
摩根大通表示,在阿里巴巴分設業務后的最佳情景中,其股價可能會上漲一倍以上。
最理想的情況下,阿里的預期股價將達到每股210美元,意味著整體市值將達到5200億美元。
華爾街的其他分析師也同意這一觀點,瑞穗分析師James Lee表示,基準情況下,阿里目標價為155美元。牛市情況下,我們將阿里目標價上調為190美元,整體市值將達到4900億美元。
在他們的觀點中,目前阿里眾多業務中,只有核心商業板塊,以及云計算業務被市場看到,計入股價。
而除此之外,阿里還具有外賣、本地生活服務、海外電商、快遞物流、大娛樂等諸多業務板塊。
根據阿里最新方案,將設立六大業務集團獨立經營,阿里將以控股公司身份對各個業務版塊進行管理,每個業務集團被允許單獨上市。在這一模式下,市場將更容易發現各個業務版塊的價值。
阿里巴巴拆分之后的整體市值,最高將達到5200億美元,按照現在的匯率換算,將突破37000億人民幣。

實際上早在2017年,阿里的市值就曾突破3萬億大關。
阿里過去的股價高峰,出現在2020年10月,當時阿里美股股價最高突破319美元/股,而港股股價最高達到309港元/股。然而從此之后阿里巴巴就走向了下坡路,直到2022年5月底股價跌到歷史最低值后,才止跌開啟反彈。
如果此次阿里拆分之后,市值能夠重新突破3萬億大關,這對于阿里的發展來說,無疑是新的契機。同時也給了我們一次重新認識阿里的機會。
而這5200億美元的估值,是如何計算來的,阿里又如何撐起這樣的高估值,我們需要細細思量。
估值如何計算
在上述投資人群中,使用的算法很簡單,SOTP,也就是常見的各部價值加總計算法。
針對阿里這種多元業務公司,將不同部分的價值分別計算,最后整體相加之后,就得出了最后的估值。
簡單來說:阿里的價值=電商+云+海外+菜鳥+本地生活+文娛+N(盒馬、高鑫零售……)
按照這樣的計算模型,我們可以將阿里的6大業務集團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淘寶天貓、阿里云:已經實現穩定盈利;
第二,菜鳥、阿里海外:營收高速增長;
第三,本地生活、大文娛:最難啃的骨頭;
針對這三個層次,我們之前已經做過盤點。
淘寶天貓集團一直承擔著集團70%左右的收入占比,并持續為其它業務的探索輸血,業務負責人戴珊也被視為阿里文化的基本盤。

2022年阿里國內商業的經營利潤約為1773億元,基于此,行業按照市盈率估值法估算淘寶天貓商業集團估值約為2200億美元。
阿里云的估值最難測算。
原因在于,在中國乃至全球市場上,過往還沒有大規模的公有云業務單獨分拆上市。阿里云的獨立上市,是獨一份。
在眾多投資人眼中,阿里云是唯一一家可以全球范圍內和亞馬遜AWS、微軟Azure對標的云計算公司,8-10倍市銷率估值并不離譜。
于是我們就得到了8000億人民幣,最高突破1200億美元大關的估值數據。
共2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