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訊,世界上最常用的人工甜味劑之一——阿斯巴甜(Aspartame)日前因為“潛在致癌風波”被推上風口浪尖。6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下屬跨政府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聲明稱,在“危害識別”研究中,已經評估了阿斯巴甜的潛在致癌作用。接下來,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將展開進一步的檢測和風險評估。最終,兩大機構將于7月14日同時發布結論?菩攀称放c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指出,IARC并非食品安全方面的權威機構,世界各國的管理部門會參考JECFA的報告來制定法規標準。
兩大可樂巨頭不回應
作為一種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多用于無糖飲料、口香糖、酸奶等。它的化學名稱為天門冬酰苯丙胺酸甲酯, 由于熱量幾乎為零,且沒有糖精那樣的苦味,因此阿斯巴甜被視為代替蔗糖的甜味劑被廣泛用于食品行業。中信證券研報指出,阿斯巴甜屬于最常見的人工合成高倍甜味劑之一,目前全球市場約3萬噸,市場規模約30億元。
目前阿斯巴甜主要應用于健怡可口可樂、零度可口可樂以及瑪氏Extra口香糖等飲料及零食中。其中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大巨頭正是阿斯巴甜的使用方,涉及產品包括可口可樂無糖款、百事可樂無糖款等。中國網財經記者就此詢問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方面暫不對此做聲明,但該負責人援引了一份ICBA的聲明公告,其中稱“ICBA對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充滿信心”。
針對阿斯巴甜的潛在致癌作用以及公司是否會將百事可樂無糖款中的阿斯巴甜更換其他甜味劑等問題,中國網財經記者給百事可樂發去采訪提綱,截至發稿百事可樂尚未回應。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5年,百事可樂就曾陷入阿斯巴甜“致癌”風波,百事可樂還因此宣布在健怡系列產品將放棄阿斯巴甜,但這一調整只針對美國市場,不包括中國市場。
兩大機構本月中旬將發布結論
據了解,關于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的結論,世界衛生組織下屬跨政府機構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將于7月14日同時發布結論。
據世衛組織的計劃,IARC的評估概述,將于歐洲中部夏令時間7月14日0:30在《柳葉刀腫瘤學》發布;JECFA的研究結果也會在世衛組織網站上同步發布。在此之前,相關信息都要保密。
IARC的發言人此前表示,IARC和JECFA的研究結果在7月前都是保密的,但二者是“互補的”。他表示,IARC的結論代表了“了解致癌性的第一個基本步驟”,JECFA的審查則“進行風險評估,確定在某些條件和接觸水平下發生特定類型傷害(如癌癥)的可能性”。 共2頁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