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頭條 風清
SHEIN再現上市傳聞
最近,跨境電商巨頭SHEIN上演了一出上市“羅生門”。
先是6月26日有消息人士稱,SHEIN已秘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提交了IPO注冊申請,可能會在2023年底之前掛牌上市。
但很快,SHEIN官方辟謠,否認了其赴美遞表的行為。的確,關于SHEIN的上市計劃傳聞一直沒停過,2021年5月、2022年1月和今年1月都有“消息”傳出,但均未被證實。因此這則消息并沒引起重視,被辟謠也在意料之中。
然而,接下來事情發生了反轉。6月29日,一封美國國會給SEC的SHEIN上市問詢信被曝光,坐實了SHEIN正在秘密推動上市的實情。

在信中,議員們批評了SHEIN的商業模式,認為其通過操控龐大的供應鏈,收集和利用消費者的大量數據,以滿足不合理的市場需求。此外還提到了SHEIN強迫勞動力超時工作和低工資勞動力的問題,十分具有針對性。
根據以上信息可推測出,SHEIN很可能對其成功赴美上市的信心尚且不足,因此不愿向外界透露赴美遞表。
雖然SHEIN的IPO形勢撲朔迷離,但不能否認的是,它依然是當前國內最有上市潛力的跨境電商企業,也相當被資本市場看好。
天眼查顯示,從2013年起,SHEIN開始啟動多輪融資,其中2022年紅杉、博裕等多家等大型投資機構進行了共10億美元的投資,使SHEIN的估值飆升至1000億美元,僅次于字節跳動和SpaceX這兩家未上市的科技企業。
2022年,SHEIN總營收達227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約180%;凈利潤約7億美元,連續四年實現盈利。SHEIN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585億美元的營收,對未來充滿信心。
2023年的《新財富500富人榜》中,SHEIN創始人許仰天以1120億的財富成為廣州首富。SHEIN在商業上的成功,讓這位為人十分低調的老板也不得不站在聚光燈下。
考慮到當前的市場環境,有能力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必然有其過人之處。那么一直朝IPO邁進的SHEIN,為何能被資本青睞呢?
走快一點、做精一點、想遠一點
從投資者的角度看,他們青睞的往往是一些具有持續增長能力的企業,依靠補貼等手段在短期內把數字做好看并不能加分太多。而靠商業模式脫穎而出的SHEIN,正是一個穩扎穩打的長期主義者。
SHEIN成立之初,選擇切入的賽道是女裝品類。女裝是一個沒有太大技術壁壘的行業,因此也沒有占據壟斷地位的巨頭,幾乎全靠產品取勝,像天貓就是做女裝做起來的。
SHEIN許仰天曾說:“做品牌,一定要找專業的人,用專業的方式經營。從市場上隨便找一批便宜暢銷的貨,隨便用什么方式賣出去,這種野蠻生長的路子越來越行不通了。”
為了保證產品的多樣性,SHEIN招募了大量設計師,推出各種風格迥異的樣式;同時雇用了一批買手,掌握當時的流行趨勢。經過多年細分品類的擴充,SHEIN已形成十八大品類。

提到產品就不得不提價格,《中國時尚跨境電商發展報告》指出,影響美國消費者線上購買(包括復購)的主要因素第一是產品,第二就是價格。即使是海外市場,低價的商品依然有著強勁的競爭力。
因此,SHEIN將價格盡可能壓低。就美國市場而言,SHEIN主要女裝產品的最低價均在10美元以內,各品類暢銷款價格9-24美元,基本位于ZARA(8-36美元)、H&M(5-18美元)的最低價格區間。
在供應鏈方面,SHEIN采取了著名的“小單快反”的返單方式,而不是以訂單的方式生產,這改變了整個供應鏈的基本邏輯。 共2頁 [1] [2] 下一頁
|